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新媒体 > 网络与新媒体作品 > 正文

记“疫”︱ 疫情之下的攻坚战:“互联网+教育”准备好了吗?

【发布日期:2020-04-08】  作者:     点击数: 

王鑫轶  

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高校、中小学被迫延迟开学。1月29日,中共中央教育部发布通知,号召各所属高校、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广泛利用互联网等渠道做好网上授课或学习。各地政府部门和学校纷纷响应,一时间老师成为各大平台的“主播”,远程教育在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之策中加速推进完善。  

“与病魔作斗争,也是蜕变成长的机会。困难是暂时的,我相信我能赢!面对高考,我也要全力以赴!”在武汉方舱医院隔离治疗的高三学生黄玉婷在接受人民日报的采访时说。黄玉婷虽然感染了新冠病毒,但属于轻症,在方舱医院她每天按时在线上跟老师学习网课。受疫情影响,学校、家长克服重重困难,为学生更流畅的网课学习护航;在读的同学们也纷纷在不同的平台登录,听到了自己老师久违的声音。  

少年智方国智,疫情延误了开学日期但绝不能耽误孩子学习,但虽然网上教学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正常的教学进度,“新”形式与“新”挑战相伴而生——居家学习的新模式,“互联网+教育”新探索在这个“加长版的”寒假中带给广大人民教师、学生、甚至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构成了新的挑战。任课老师经验不足,对着屏幕上课必然会感到陌生和奇怪;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开或不开的摄像头很难对同学专心听讲形成约束;直播教学使相对轻松的家庭生活节奏加快,家长们既要提供定时定点的餐食,又要监督孩子的听课质量。  

这还仅仅是在城市的网络教学面对的困难,在部分乡村或者偏远地区,甚至在经济困难的贫困家庭,听上这样一节网课所需付出的成本是难以维系的,偏远落后地区的远程教育实施起来也是困难重重。在脱贫攻坚的一线,仍有很多学生的家中没有接入互联网,手机信号不稳定,联网设备配备不齐,听一节网课对这些贫困偏远地区的学生而言实属不易。  

网上流传甚广的一份问卷截图显示:“在家里有台式电脑或笔记本吗”而可选的选项竟只有“有”和“没有,但可以借到”;“用云班上课,手机有流量或网吗”可选项只有“有”和“没有,但可以想办法”。不得不说,我为这样的网课叹惋,这份问卷的冷血和不负责任实在令人咋舌,对于确实身处困难,囿于网课而不能学习的孩子们,谁来拉他们一把?在这份让人啼笑皆非的问卷背后是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及在未来必定进行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如何确保贫困地区孩子也能有受教育权的保障,这关乎一双双真诚求知的眼睛,更关乎中国社会的教育公平。  

“互联网+教育”本是最有可能弥合教育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协调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手段,可在这次集体性的网课实践中,知沟在不够周全的网络教育部署下愈发凸显,居住在城市生活相对优渥的学生享有着更为流畅的网络信号、收听收看设备,与老师之间可以很方便地交流,然而家庭经济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学生则很可能面对着对互联网使用的不熟练,信号不畅,有的不得不放弃了网课。这一番“互联网+教育”的实践承载的知识信息越多,两者的知识格差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如何更快地武装好贫困地区孩子的头脑,如何切实地缩小落后地区与社会资源密集区的差距?  

互联网时代,数字鸿沟客观存在,但很多个体在为这场疫情期间的“互联网+教育”破局。据媒体报道,湖北宜昌的一位爷爷拿着手机跑遍大山搜索信号,给孙女搭起了一间网课帐篷;一位河南洛宁的高三女生为跟上网课进度,每天都到村委大院蹭网;一位湖北黄冈的乡村教师,没电脑就四处借,信号不好就爬到天台直播网课。孩子们坚定的求学之心、乡村教师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为学生呈现网课的决心让人们暖心,但他们为此而做出的牺牲更让我们揪心。  

的确,“互联网+教育”在欠发达地区的落实不应该是自己问题自己解决的“单打独斗”,政府的力量不能缺位,网络建设和网课管理体制创新需要制度化、规范化。在广东省清远市西岸镇东江村从2月下旬开始便为即将开始的网络课程做足准备,在这个有107个贫困户的省定贫困村,村委会决定把会议室改造成为上网课的教室,3月2日,10名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在这里开始了他们新学期第一堂网课。“互联网+教育”需要及时建立起配套的落实政策,更要结合基层实际精准施策。健全通信设施,让贫困的家庭也能正常收讯;畅通互联网连接,网速达标,提高课堂听课质量;尽可能更新贫困户的联网设备,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被迫不在线”;做好流量和上网所产生费用的补贴。这次疫情期间的网课是救急也是创新,这考验着政府的履职能力和服务型政府改革的成效,政策的落地要针对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学生,扶持孩子就是扶持未来,做好网课普遍入户就是维护教育公平,对学生前途命运真心负责就是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重要一步。  

疫情时期教育领域的创新政策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把对策改造成制度进行充分试验。“互联网+教育”正在为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开辟新的方向,及时总结这次大规模网络授课的经验教训,试错、纠错、改错。“再穷不能穷教育”、“教育改变命运”,政府机关应当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着眼长远的教育改革目标,尝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的教育战略,利用疫情的危机,化解为社会化教育、保障教育公平的契机。  

2020我们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全面脱贫攻坚,“教育”是“扶智”的抓手,只有从根本上,也就是教育这个直接指向的发展的问题上,打通中国“末梢”,乡村振兴、全民脱贫才会更有底气。值得关注的是,这次偏远贫困地区的网课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加速脱贫战斗和2020年后长期扶贫的新坐标:扶贫绝不仅仅是达成收入指标,更要针对每一个贫困户的生活短板发力,不停留于数据,要着眼于问题——在网课时期保障网络资源到位,让每一个家庭不被信息社会所抛弃。未来的扶贫工作,仍然要面向现代化、深入群众、结合时代。  

疫情终会过去,春天已然到来,太阳地下的朗朗书声会告慰这个肃杀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