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我院召开“拔尖创新-卓越应用”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

【发布日期:2023-12-28】  作者:     点击数: 

为推进学院一流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招生-培养-就业可量化指标体系与联动渠道,推进教学改革,助力培养新时代融媒体新闻与传播人才,12月26日下午,我院在文逸楼608召开“拔尖创新-卓越应用”人才培养工作师生座谈会。田秋生院长、张爱凤副院长、各系主任、学工办及教务办负责人、2021级各班班主任和各班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座谈会,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方建平主持。

▲人才培养工作师生座谈会现场

会议伊始,方建平副书记介绍了此次座谈会的目的,一是探讨我院目前如何实现班级指标上的量化构建,并商议后续改进方案;二是听取老师及同学们的意见,协助推进人才培养工作。

▲学院党委副书记方建平老师主持会议

“我院人才分类培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根据同学们差异化的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田秋生院长结合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举措谈及自己的见解。他指出拔尖创新与卓越应用这两类班级的培养过程有所区分但并不是完全不同,前者侧重于同学们学术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后者更注重培养为社会和行业所需要的人才。此外,他认为许多同学的专业素养都比较出众,不应妄自菲薄,鼓励同学们提高自我定位和期许,拼搏进取以实现目标。

▲田秋生院长发言

随后,各班学生代表逐个发言,他们主要对于课程设置的问题提出建议,认为应适当调整课程的安排,缓解课业与备考时间的冲突,还可以增加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课程,引导同学们个性化的发展。此外,他们表示面对分班,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会更加高涨,目标也更加清晰。

▲学生代表发言

座谈会上,曾岑老师提出,要厘清不同专业方向的选课方式,整顿选课混乱的现象;尹杭老师表示,应推进选课系统的改善,缓解个别课程开设受阻的情况。

▲曾岑老师发言

针对分班后班级管理的问题,学工办主任邹演枚老师指出了一些现象:一是新任的班委需培养周期长,分班后各班班干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有所减弱,班级凝聚力亟需加强;二是学生之间原本的联系减弱,相处时间减少。教务办主任贺诗睿老师也表示学籍管理与学分核对的工作变得更为复杂,需要后续进一步探讨解决措施。

在人才培养工作交流环节,广播电视艺术系主任尹杭老师提出了两点建议:要鼓励学生参与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和论文发表,汲取经验以获得成长;此外,在卓越实践的方面,学校层面要改善条件,老师与同学也要突破困难,加强专业素养与能力。

▲广播电视编导系主任尹杭老师发言

“一是要对拔尖创新班和卓越应用班采用不同培养方法;二是增加有针对性的学术活动与讲座,激发学生的研讨兴趣,为研究探索提供平台;三是招生和就业宣传的重要性,要与地方政府、媒体以及互联网平台的龙头企业建立畅销的联系沟通机制。”网络与新媒体系主任曾丽红老师针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三点意见

▲网络与新媒体系主任曾丽红老师发言

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苏凡博老师建议:首先要设定专门负责发布与宣传国际交流机会的有关信息的老师,并引入中介机构进行宣讲,以提高学生对境外交流机会的认知;其次,要注重实践课程与实践机会的整合;最后,要进一步完善对老师和学生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播音与主持艺术系主任苏凡博老师发言

“四方联动,价值共创”是新闻学系副主任刘涛老师提出的概念,即学院、专业、教师、学生的协作,以形成一个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他认为在学院层面,可以统筹专业的科研活动;在专业层面,可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小班研讨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教师层面,要实施导师制,鼓励老师带动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增强对学生的责任感;在学生层面,应深入对人才分类培养的探索。

▲新闻学系副主任刘涛老师发言

最后,张爱凤副院长进行了总结发言。她认为拔尖班与卓越班不应简单地划分为科研型和实践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所区分,也不能截然分开。此外,她指出人才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老师和同学都需要葆有耐心、持之以恒。学院也将审慎梳理大家提出的问题,齐心协力,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张爱凤副院长发言